吴昌德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学习百年党史,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伟力,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传承和弘扬党的革命精神的政治自觉。
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的思想伟力。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先后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辉煌业绩的精神支柱,是全党同志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汲取信仰力量、查找党性差距、校准前进方向的深厚源泉,是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深入理解革命精神的本质内涵。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同的本质内涵: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党的革命精神的核心要素,所有的革命精神中都有理想信念的强大支撑。二是牢记初心使命。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在“红船”起航时誓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到“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雷锋,再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无不是用生命和热血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工作路线和优良工作作风。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革命精神活的灵魂。从井冈山上由城市武装暴动转变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长征路上“四渡赤水出奇兵”,从石油大会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处处充满实事求是精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精髓要义。四是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没有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坚持不懈的奋斗,就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形成伟大精神。五是勇于牺牲奉献。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品格风范,也是赢得人民群众拥戴和信任的重要原因。六是善于开拓创新。这是党的革命精神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创造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发展奇迹,强大的精神支撑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努力践行革命精神的时代要求。党的革命精神是在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在不同时期和完成不同任务中各有不同的重要内容。弘扬革命精神,必须紧密结合新的斗争实际,切实把握好时代特点和要求。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特别需要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好党的革命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回首百年历史,展望美好明天,新形势下弘扬革命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广泛凝聚共识,画好最大同心圆,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国际上,必须与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等,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在国内,必须与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作斗争,优化提升发展环境;同时还要不断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政协委员,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要敢于迎头而上;在各种危害面前,要敢于挺身而出。始终保持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态度鲜明进行坚决斗争。
坚持艰苦奋斗,永葆政治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多次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作为政协委员,应当积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民族复兴伟业多作贡献。
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突出了创新的动力作用,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人民政协应当发挥人才荟萃、知识密集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为国家深化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